三伏炎夏也要防寒湿

发布时间:2015-02-25 2649人阅读

到了炎炎夏日来临之际,气温往往升高得很高,湿度也在逐步的加大,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三伏天因为每天流汗不止常被戏称为“桑拿天”。由于此时外界温度高湿度大,人体通过热辐射和出汗蒸发两种散热的方式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和困难。这个时刻为了防止中暑,人们选择各种方式来用以降温纳凉。但有些时候人们往往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因过度贪凉而导致感受了寒湿东方发生。炎夏之时因为感受寒湿所致的病患,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来划分,中医学一般有“阴暑”和“痹症”等为之相相应的病症名称。

夏日汗出较多,中医称之为“腠理开泄”,即皮肤毛孔开放;

另一方面,夏日阳盛于外,体内阳气相对薄弱,低于外邪的能力下降。这种状况下寒湿之邪更易侵袭人体,伤及皮肤、胃肠、肌肉等。加之夏日久处空调环境下,且温度低于26℃,加之衣着单薄,露肩、露脐、露腰、露膝;

室内外温差较大,从高温处到低温处没有过渡,或者出汗后直接用冷水冲凉,大风扇劲吹,中医称之为“汗出当风”;

过度食用冰镇、冰冻冷饮和水果;还有,有些人喜欢夜间彻夜在外乘凉、睡在冰凉的水泥地上。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容易伤于寒湿的机会。

三伏炎夏也要防寒湿

炎夏之时感受寒湿所致疾病,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中医学一般有“阴暑”和“痹症”等相应的病症名称。阴暑常表现为怕冷,不出汗,食欲差,拉肚子等;如果寒湿之邪留着肢体经脉,则又可见肌肉关节冷痛或酸痛,甚至活动也受到明显的限制。另外,对于女性,寒湿之邪易于从下部侵犯人体,导致诸多妇科病症。

中医认为,夏季暑气主令,人体阳气亦随之升发及至妄动不但易于损伤阴液,也易耗伤人体阳气。这样一来,到了夏季,阳气反而常常因为妄动并被暑气所伤而部分散失。这时,如果性质上属阴的寒湿之邪乘机侵犯人体,那么人体所存不旺的阳气就无力抵御而滋生疾病。因此,中医学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之法是很有见地的。

所以,尽管是炎炎夏日,也要时时防止寒湿之邪侵犯人体。

那么,怎样来防止寒湿侵袭呢?时时保持阳气的旺盛是根本。上面曾提到“春夏养阳”的观点,另外还有“冬病夏养”之说,两者本质上相似。所谓“养”,实际上包括“养”和“护”两个方面,养护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阳气的旺盛。

“养”即是要求养在平时。具体来讲,饮食方面,不主张过食辛热或寒凉之品,因为辛热易于伤阴,寒凉易于伤阳。夏令食品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米面等主食不可缺,同时像鱼类、瘦肉、禽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品也要适当增加。如阳气素虚,除胃气虚弱而消化不良外,还有畏寒怕冷等肾阳不足的表现,必要时可通过适当服用相应的中药方来调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预防和治疗夏日寒湿。就是每日常饮用一些生姜茶。

所谓的“养”是内在的,外在的“护”则要求我们不可过于避热贪凉。不要在夜间直接露宿室外或者在室内睡觉时空调温度太低、电扇风力太大,不要久坐于阴暗潮湿之地,不要大量进食冰镇食品或饮料,不要活动出汗后立即用冷水冲凉,不要在夏末暑气渐减时迟迟不换下凉席等等。

值得我们所提醒的是,青少年时期机体内部阳气勃发,因此有些青少年的学生朋友虽然经常饮冷贪图凉快而不感觉到会有什么危害的发生,但若长久是这样,必然会逐步的种下阳气虚损的祸根,将来必然的很容易患上阴寒之邪黏着难解的病症,这种病患如果调治的话也同样非常的困难。如期这样被动地得上阴寒难解的病症,不如现在就端正认识,不要过于贪图一时的凉快而置健康与不顾,这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