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乃修身养性追寻

 

中国茶道是修养身心,寻觅自身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行的必由方式。怎样从小小茶具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怎样根据茶艺的修行来澡雪精神,锻练人格特质,超越自己?回答只有一个——静。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天地万物并且做好,吾以观其复。夫物所有人,各复归其根。终归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贤的心,静,乾坤之鉴也,天地万物之镜。”孔子和充符所启发的“虚静观复法”是大家明心见性,洞悉当然,回过头看自身,感悟社会道德的强大妙法。
 
道教的“虚静观复法”在我国的茶艺中演变为“茶须静品”的基础理论实践活动。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到:“茶之为物,淡化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
 
静院凉生冷食物烛花,风轻轻吹竹林月光明。
 
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梅妻鹤子的林逋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的诗中云:
 
白云南省风吹雨打枪新,腻绿长鲜骨玉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人士。
 
诗里无一静字,但诗意却幽极静笃。
 
在中国茶道中修生养性,在中国茶道中找寻人生道路的恬静,在茶艺中寻找人生道路另一番人生境界。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