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丹华
- 主任医师 儿科
专长:早产儿营养和系统管理、高危儿的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急救、围产期缺氧缺血性损伤的防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控制等。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市围产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新生儿科杂志副总编、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国优生优育杂志编委、中华儿科杂志审稿专家等。
教育背景:197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2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1997年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儿童医院访问学者。
二十余年来从事新生儿专业,在早产儿营养和系统管理、高危儿的发育评价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急救、围产期缺氧缺血性损伤的防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控制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承担过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多项临床科研项目,如卫生部临床科室重点项目“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提高其生存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基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教委博士点科研基金“吸入NO对急性缺氧后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全国优生优育协会“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病率的临床研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联合攻关项目“高危围产儿急救与转运网络的研究与建立”、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项目“全国多中心早产儿营养状况的调查“以及“硫酸镁防治窒息后缺氧缺血性损伤”、“EPO防治早产儿贫血”、“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胎粪吸入征” 、“NICU早产儿的细菌定植与感染”、“NICU中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新生儿细菌定植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的益处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谷氨酰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和“母乳强化剂在早产儿的应用”等临床研究等。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多次。多年来承担卫生部和国际组织多项有关妇幼保健方面的专业培训项目。作为卫生部与美国儿科学会合作项目“新生儿复苏”核心专家组成员,自2004年至今承担全国20个项目省的师资培训和项目督导。已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主要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参与著书多部。
主要论文:
论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前后五年救治情况比较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2; 17(6)
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的初步尝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18(12)
NICU中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初步探讨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5;20(5)
NICU早产儿细菌定植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21(1)
谷氨酰胺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6;21(3)
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策略的临床研究
临床儿科杂志 2006;24(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分析
中华儿科杂志 2007;45(6)
NICU中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17(10)
NICU新生儿部分细菌定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
临床儿科杂志 2008;26(3)
极或超低出生体重儿41例追赶生长情况的临床研究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8;23: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方法探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8;11(5)
不同胎龄新生儿空腹体表胃电图特点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8;23(6)
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临床儿科杂志 2009;27(3)
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
临床儿科杂志 2009;27(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早产儿营养相关状况多中心调查974例报告
中华儿科杂志 2009;47(1)
专家论坛或讲座: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6;1(3)
早产儿的营养支持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6;9(4)
早产儿喂养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6;21(5)
早产儿肠内营养新概念 临床儿科杂志 2007;25(3)
科学的营养管理是早产儿健康的基础 临床儿科杂志 2009;27(3)
重视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24(3)
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24(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9;47(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解读 中华儿科杂志 2009;47(4)
著书:
儿科疑难病例分析(副主编) 2001年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诊疗常规(副主编) 2003年 协和医大出版社
新生儿监护手册(主译之一) 2006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生儿复苏教程(主译之一) 2006年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早产儿医学(主编之一) 2008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详细
出诊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执业
- 暂无号源
医生推荐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
问乳腺结节应如何治疗?
答乳腺结节的治疗需根据结节性质、大小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若结节为良性,且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结节变化。若结节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考虑手术切除。若结节性质不明,需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若为恶性结节,需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928
-
问肾结石能否进行体外碎石?
答肾结石患者是否能够进行体外碎石治疗,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成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对于较大的结石或位于特殊位置的结石,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法,如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腹腔镜手术。此外,某些类型的结石,如胱氨酸结石,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反应可能较差。因此,是否进行体外碎石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评估来决定。
1101
-
问抗生素眼药水有哪些?
答抗生素眼药水是一类用于治疗眼部感染的局部用药,主要包括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眼药水;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眼药水;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眼药水。此外,还有氯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眼药水。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眼部炎症反应,促进眼部组织修复,达到治疗眼部感染的目的。患者在使用时应遵医嘱,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588
-
问尿路感染应该用什么药治疗?
答尿路感染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对于细菌性尿路感染,通常首选抗生素治疗,如氟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磺胺类药物等。对于非细菌性尿路感染,如真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则需选择相应的抗真菌或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种类和疗程。同时,患者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以帮助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滞留。在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尿路的化学物品,如某些清洁剂或香料。
1908
-
问嘴巴张不开是怎么回事?
答嘴巴张不开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颞下颌关节紊乱、肌肉紧张或疼痛、牙齿问题、感染或炎症等。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肌肉紧张或疼痛可能是由于压力或过度使用导致。牙齿问题,如智齿问题或牙齿感染,也可能导致张口困难。感染或炎症可能影响口腔组织,导致肿胀和疼痛,从而限制嘴巴的开合。针对具体原因,治疗方法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牙齿矫正或手术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1480
-
问脾厚和脾大是一回事吗?
答脾厚和脾大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脾厚指的是脾脏的厚度增加,而脾大则是指整个脾脏体积的增大。脾厚可能是由于脾脏局部的炎症、纤维化或其他病变导致,而脾大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性病理状态,如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等。两者在临床表现和诊断上有所区别,但都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