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管理好糖尿病,糖尿病病友就必须学会科学监测血糖。这8个监测血糖的错误,糖友一定不能犯。
错误一:想起来测就测一下
有些患者自我监测没有规律,想起来就测一测,无论什么时间。事实上,糖尿病病友应监测全天(三餐前后及睡前,共7次)的血糖,以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
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以半个月到一个月监测一次全天血糖。
血糖波动较大或正在调整药物的患者,应连续几天监测全天血糖。
糖友在增加新的食物时,也可以检测一下进食此食物前后的血糖水平。
血糖监测要规律,不能想起来就测一下。
错误二:血糖高就调药
用血糖仪测得的血糖结果仅仅是这一时刻的血糖值,不能反映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波动情况。
因此,根据某一次测得的血糖值就自行增减药物,或者监测血糖水平正常便自行减药甚至停药的做法都是很危险的。只有提供多次的血糖监测结果,才有助于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错误三:检测前擅自停用降糖药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 检测血糖是为了观察治疗的效果, 不需要在检测前特地停用降糖药及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糖友早上到医院门诊检测空腹血糖, 由于可能耗时较长,最好不要在出门前先行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 以免造成低血糖,但其他药物如降压药仍应该按平时习惯服用。
检测空腹血糖后,糖友应该及时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然后按照平时习惯吃早餐。
错误四: 只测空腹血糖
有的糖友认为血糖与饮食关系密切,测餐后血糖不准,测了也没用,于是只监测空腹血糖。殊不知,餐后血糖升高同样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因此,糖尿病病友不仅要测空腹血糖,还要测餐后血糖,并把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内。
错误五:有几个血糖结果,医生就能调药
降糖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针对24小时的各种血糖异常情况,不是随便几个血糖监测数值就可以的。
有的人以空腹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餐后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上午血糖高为主, 有的以下午血糖高为主, 还有的以夜间血糖高为主, 因此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就非常重要。
为了了解病情,一般医生会推荐一天测定7 次血糖。7 次血糖一般是指三餐前及餐后2 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
还有临床使用较多的4 次血糖, 通常是指早餐前、早餐后2 小时、下午4:00-5:00及晚餐后2小时或睡前血糖。
对于反复出现早餐前高血糖的患者,需要加测夜间血糖,一般选择夜间2:00-3:00这一时间段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感到不适,有急性并发症预兆时,应立刻检测血糖。
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最好采用24小时甚至72小时连续血糖监测。
错误六:每天都监测4-7次血糖
有的糖友曲解了监测血糖的含义,每天都监测4-7次血糖,既增加了医疗花费,又增加了心理负担。
其实,只有一部分患者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每天检测4-7 次血糖,这些人包括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住院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等。
对于,对于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跳跃式监测。
比如:今天测定早晚餐前和早餐后2 小时血糖,明天测定早中餐前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后天测定早餐前和三餐后2 小时血糖。
待血糖控制平稳后, 再减少监测频率,每周监测2 -3 天。
血糖控制达标后, 在不随便改变饮食配比的情况下, 每周测定2-5 次血糖, 可选择不同时点。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来说, 血糖检测要更频繁, 即使病情稳定也需要至少每周检测一次完整的4 ~7 次血糖, 具体请咨询内分泌专科医师。
错误七:“餐后”就是从吃完饭后开始计时
餐后2 小时血糖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通常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 而不是常常误以为的吃完饭后2 小时。
糖尿病病友一定要记住吃第一口饭的时间,然后过2小时后监测血糖。
错误八:只监测尿糖,不用测血糖
一般当血糖大于10.0mmol/L时,因为超过肾糖阈值,可出现尿糖,这时检测尿糖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水平。血糖检测反映的是取血时的血糖浓度,而尿糖反映的是尿液在膀胱中蓄积时的平均糖浓度, 受尿量的干扰较大。
尿糖监测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检测结果也容易受干扰,很不准确,因此尿糖监测不能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也不能作为药物疗效的评定指标。绝对不能用尿糖检测替代血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