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人,逃不出4个原因!做好5件事,祛湿气,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0-04-22 2122人阅读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十有八九湿气“过重”了

1、皮肤变差,油光满面,易长湿疹、痘痘。2、胸闷腹胀、食欲欠佳、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3、早起后无精神,头昏昏沉沉,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4、大便溏稀、黏黏糊糊,还伴有小便混浊或不清亮。5、妇科疾病,反复出现,白带多、带下湿热,小腹下坠等。记住5招,祛除湿气,“湿”不再来!1、调料祛湿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2、多喝祛湿茶取黄须、薏苡仁、白鼓丁、赤小豆、山楂、芡实、淡竹叶、马齿苋等草药植物,制成白鼓丁薏仁茶泡水,有利水渗湿的作用。黄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能帮助湿气从尿液中排出,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补肺清热、可袪风寒,排湿毒等功效。白鼓丁,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促进湿气的代谢。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避免湿气的侵蚀,增加湿气的代谢,减少体内毒素的堆积。赤小豆,是我们常用的祛湿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山楂、芡实、淡竹叶,即有助于脾胃的功能,有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3、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可引气下行,也有助于祛湿。花椒水泡脚,祛湿又驱寒。艾叶水泡脚,祛虚火、寒火,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生姜水泡脚,散寒、除湿、活血,温补肾阳,防感冒。4、运动祛湿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5、常按委中穴位置: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委中穴,是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膀胱经,是人体大的排毒祛湿通道。经常按揉委中穴,可有效的帮助身体进行祛湿。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间断按压穴位,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