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离开这物绝对活不过十年

发布时间:2016-02-22 67006人阅读

据媒体报道,在寿命达到110岁的人群中,超过95%的人为女性。科学家日前发现了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干细胞的寿命同样长久。老寿星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长寿的人95%都是女性。科学家一直在观察性别差异对衰老的影响,不过关于女性缘何更为长寿尚没有明确的解释。

在一场有关干细胞机能与性别的讨论会上,研究者们提议应该研究一下男女之间在再生能力上的差异。

按照某期刊说法,这一研究思路或许可以给性激素即雌激素与睾酮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寿命提出新解释。

目前已知的是,雌激素可以直接影响雌小鼠的干细胞数量,可以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在孕期非常有益),也可以在发情周期高峰增强脑干细胞的再生能力。

这些变化是否对寿命长短有直接影响尚待研究。

近期的研究已经发现,补充雌激素可延长雄小鼠的寿命,而太监的寿命也比未阉割的男性寿命长大约14年。

要想了解在两性之间遗传学对干细胞寿命的影响,尚需要做更多工作。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剔除实验小鼠不同的基因可以延长其寿命,但仅对一种性别有效。

另外,通过双生子法,科学家还发现雄性的染色体端粒较短——这意味着其细胞寿命也比雌性短。

“性别有可能在决定寿命与健康的因素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另外性别的影响对男女来说可能各不相同,女人寿命更长的原因或许也在其中。”

“在针对延缓衰老过程、维持干细胞再生能力的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影响寿命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性别。”

研究发现,女性身体细胞修复再生能力更强,细胞更加“持久耐用”,而相比之下,男性的细胞像“一次性用品”。

早在1986年,X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对DNA修复有重要作用,而有两条X染色体的女性延缓老化的能力相对就“多了一层保障”。

此外,雌激素也有利于调节血脂代谢。“女性50岁之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显著低于男性。”

雌激素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俗称“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因此女性在绝经期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相对比较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在绝经期以后才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就是因为雌激素减少的缘故。

在一些灾害和意外事故中,女性幸存的几率比较高,这可能也与女性生理结构有关。

“女性每月月经出血量多时可达80多毫升,在一些短期大量出血事故中,女性对应激反应的耐受性要比男性大一些,生存的几率也就相对较大。”教授说。


社会上男性的责任仍然要比女性大很多。一些高危行业仍然是女性的禁地。

就拿记者行业来说,据报道,2013年共有71名记者遇难,其中96%的受害记者是男性。

而在建筑、矿场等危险行业中,也鲜见女性。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加经常抱怨工作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而这种影响不单是工作条件和困难程度,更多倾向于精神压力方面。

“女性一般同时也是母亲、妻子,要照顾家庭,不能总往外冲。”

虽然现在女性在职业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仍然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压力就比男性小。

进入老年后,两性在社会参与度方面也有一个明显差距。

“我们在进行社区活动时发现,很多老年男性不愿意参加,他们认为应该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事,社会融入度就低,不利于心理的健康。”

相比而言,老年女性更愿意融入到社区中,更愿意和周围人玩在一块儿,也就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

“我们呼吁真正的社会性别平等,而非形式上的希望两性在社会角色上获得更好的平衡。

不要思维定势,男女身上有利于健康生活的细节,都应互相借鉴和学习。”

女性的生存率总体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生活习惯比男性一般要好有关。“由于观念与文化影响,女性更关注生活细节,更加注意健康和卫生,而男性由于其长期在外打拼的社会角色,慢慢弱化了这些功能。”专家观察,女性在外应酬的机会比男性相对要少,更多在家吃饭,避免了糖分、盐分、油脂、酒精的过多摄入。

女性也比男性少了一些不良习惯,我国女性吸烟率为2.4%,而男性吸烟率则高达52.9%!而吸烟是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男性也应该适当摒弃一些男人的“标志”,不但有利于健康,也避免了家人被动吸烟。

除了生活习惯,女性在情绪释放方面也有优势,“男儿有泪不轻弹”便是最好的佐证。“哭泣能让女性能及时宣泄,很好地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