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茯苓常用的八种搭配有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茯苓通常与以下八种中药材搭配使用:

1.黄芪

黄芪与茯苓搭配,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体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2.泽泻

泽泻与茯苓结合,能够利水渗湿,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有较好的疗效。

3.桂枝

桂枝与茯苓相配,有助于温阳化湿,适用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沉重等症状。

4.白术

白术与茯苓的组合,可以加强健脾利湿的效果,适合于脾虚湿盛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5.山药

山药与茯苓搭配,能够补脾益肺,对于脾虚引起的腹泻、肺虚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陈皮

陈皮与茯苓的配合,有助于理气化痰,适用于痰湿内阻引起的胸闷、咳嗽等症状。

7.薏苡仁

薏苡仁与茯苓相配,可以增强利湿消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皮肤湿疹、关节肿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8.当归

当归与茯苓的结合,有助于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茯苓搭配药材,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指导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相关推荐
茯苓和黄芪搭配的功效和禁忌
通常情况下,茯苓和黄芪搭配使用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扶正祛邪、养心安神、祛湿利尿的功效,有阴虚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实证忌用、过敏者禁用等禁忌。一、功效1.健脾益气: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二者搭配使用能增强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2.利水消肿:茯苓利水渗湿,可促进体内水液代谢;黄芪能补气利水。二者搭配使用,有助于气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的缓解。3.扶正祛邪:黄芪可补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茯苓渗湿祛邪。二者搭配使用,既能扶助正气,又能祛除体内的水湿之邪,可用于正气不足兼有水湿内停所致的病症。4.养心安神:茯苓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黄芪能补心气。二者搭配使用,对心气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梦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5.祛湿利尿: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肾、脾经,有助于小便不利、身体水肿、湿气较重的人群缓解症状。二、禁忌1.阴虚者慎用:阴虚患者,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黄芪性温,使用后可能会助热伤阴,加重阴虚症状;茯苓利水,长期或大量使用,也可能会伤及阴液。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使用茯苓和黄芪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使用茯苓和黄芪时,也应注意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3.实证忌用:如若患者体内实邪,如外感实热、食积停滞、肝郁气滞等实证患者,使用茯苓和黄芪会使邪气留滞体内,导致病情加重。4.过敏者禁用:如若患者对茯苓、黄芪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呕吐、腹泻等过敏反应,应禁止使用。茯苓和黄芪搭配使用有利有弊,患者应咨询医生,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对症用药。

余晓阳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三甲

白术配茯苓的功效
白术配茯苓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利水消肿、燥湿健脾等功效,可以改善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胀、泄泻、水肿、脾虚湿盛等症。1、健脾益气白术是一种补气的中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脾虚湿盛等症。茯苓是一种利水渗湿的中药材,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定、惊悸失眠等症。2、渗湿止泻白术具有一定的渗湿作用,可以改善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症。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改善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症。3、利水消肿白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水肿、尿少、脾虚泄泻等症。如果存在脾虚泄泻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白术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4、燥湿健脾白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痰饮眩悸、脾虚湿盛等症。5、其他白术还具有安胎的作用,可以改善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此外,如果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2918379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