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枢性面瘫和外周性面瘫的区别

王慧萍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枢性面瘫和外周性面瘫的区别通常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和影响范围。

1.发病机制

中枢性面瘫的发病机制涉及大脑皮层或脑干的损伤,这通常是由于中风、脑部肿瘤或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外周性面瘫则多由面神经受到压迫或炎症引起,如中耳炎、贝尔氏麻痹等。

2.症状表现

中枢性面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下半部分肌肉无力,如嘴角歪斜,但额部肌肉通常不受影响,因此患者仍能皱眉和闭眼。外周性面瘫则影响整个面部,包括额部,导致患者无法皱眉、闭眼和微笑。

3.影响范围

中枢性面瘫的影响范围仅限于面部,而外周性面瘫可能伴随有听觉、味觉和唾液分泌等其他症状,因为面神经还负责这些功能的控制。

针对面瘫,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若出现面部肌肉无力或表情僵硬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