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picc护理方法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picc护理的方法主要有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一般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是picc护理的基础,包括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或摩擦等。患者应定期更换敷料,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护理,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患者还应避免在置管侧肢体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导管移位或断裂。

2.物理治疗

对于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的方法,如局部冷敷、热敷等,以缓解症状。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物理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症状。

3.药物治疗

对于感染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等)。同时,还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缓解疼痛症状。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picc护理需要综合运用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处理。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局部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