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李文燕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痔疮、肠道炎症性疾病、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 痔疮

痔疮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内痔,由于排便时压力增加,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如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肠道炎症性疾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炎症和溃疡,引起出血。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和英夫利昔单抗等,同时配合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3.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肠道内长出的肉质凸起,部分息肉可能会出血。治疗方法通常是内镜下切除息肉,如使用高频电切术或氩离子凝固术等。

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肿瘤、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肠道检查。若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