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药物可引起肝损害

李文燕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对于可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通常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心血管药物等。

1. 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因其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对肝脏有害的中间产物,长期使用或剂量控制不当,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损害。

2. 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由于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尤其是在高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可能引起肝脏不良反应。

3. 心血管药物

部分心血管药物如胺碘酮和某些他汀类药物,在调节血脂和心脏功能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个体差异或剂量控制不当,对肝脏造成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一旦发现肝脏功能异常,应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以保护肝脏健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