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病变。这种病症多发生在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身上,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进而影响到心脏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肺部疾病导致的低氧血症和肺血管收缩有关。长期低氧血症会刺激肺血管收缩,增加肺动脉压力,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可能发展为右心室肥厚和心功能不全。此外,肺部疾病还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心脏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在用药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