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掏破了出血一般不需要过度担心,但需要正确处理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损伤。轻微的损伤和少量出血通常可以自愈,但若出血较多或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轻微的耳朵损伤可能由棉签、耳勺等工具不当使用造成,如不慎损伤耳道皮肤,可导致出血。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继续掏耳,以免加重损伤。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轻轻清洗外耳道,以减少感染风险。若出血不止或伴有感染迹象,如红肿、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就医。常用的局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氯霉素软膏等,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于预防感染。同时,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控制感染。
对于耳朵损伤的处理,应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水进入耳道,减少感染机会。如有必要,可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止血,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