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的区别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是两种不同的溶血性疾病,一般有以下区别。

1. 溶血发生位置

血管外溶血主要在脾脏和肝脏中进行,这些器官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异常的红细胞。相比之下,血管内溶血则直接在血液循环中发生,红细胞在血管内直接破裂。

2. 溶血产物处理

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破裂后产生的血红蛋白被肝脏代谢,转化为胆红素并排出体外。血管内溶血则导致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到血浆中,可能引起血红蛋白尿和黄疸。

3. 临床表现差异

血管外溶血可能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肿大,而血管内溶血则可能伴有血红蛋白尿、急性肾损伤和低血压等严重症状。

对于溶血性疾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溶血的化学物质或药物。若出现溶血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