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传染性通常较强,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唾液等体液中,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进入健康人体内,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品,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成为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
乙肝病毒感染后,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因此,预防乙肝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以及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控制病情发展。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