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期通常是指在化疗或放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骨髓内的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下降,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在骨髓抑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等症状。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感染风险增加,因为白细胞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出血倾向则可能表现为皮肤瘀点、鼻衄或牙龈出血等。骨髓抑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治疗方案和剂量等因素而异,通常在治疗后的7至14天内达到最低点,随后逐渐恢复。
针对骨髓抑制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可能需要输血或使用生长因子等支持性治疗。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