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水泡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摩擦或烫伤所致,也可能与汗疱疹、手癣、湿疹等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处理。生理性水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情况需遵医嘱用药。
1.摩擦或烫伤
手部皮肤受到反复摩擦或高温刺激时,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形成水泡,常伴有红肿、疼痛。此类水泡需避免继续摩擦或接触热源,较小的水泡可自行吸收,较大时需由医生无菌操作抽液。
2.汗疱疹
多与过敏、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表现为手掌、手指侧缘出现密集小水泡,伴随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或短期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缓解症状。
3.手癣
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常见于指缝、掌心,水泡壁厚不易破溃,易形成环形脱屑。需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确保疗效。
4.湿疹
过敏性皮肤病可导致手部出现红斑、丘疹和水泡,渗出明显时可能继发感染。急性期可使用硼酸洗液冷湿敷,配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出现水泡后应避免自行刺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水泡持续增多、渗液化脓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需减少接触洗涤剂、化学溶剂等刺激物,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