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颈椎退行性变是怎么回事

曹凯 骨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退行性变可能与遗传因素、年龄增长、长期不良姿势、外伤或劳损、颈椎间盘退变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颈椎结构改变,引发一系列症状。

1.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可能影响颈椎骨骼发育和椎间盘代谢。某些先天性的椎管狭窄或椎体结构异常人群,可能在同等条件下更早出现退行性改变,家族中有颈椎病病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椎间盘、关节及周围韧带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组织的细胞再生能力下降,骨质流失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加重,导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3.长期不良姿势

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伏案工作,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状态。这种姿势可能增加颈椎压力,加速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进程。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神经受压表现。

4.外伤或劳损

颈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可能破坏颈椎稳定性。反复的微小创伤可能引起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椎间关节退变加速,严重时可能造成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出现行走不稳、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

5.颈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髓核水分丢失导致弹性下降,纤维环出现裂隙或破裂。这种退变可能引发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结构,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颈源性头痛或眩晕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颈部出现持续疼痛、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X线、CT或MRI检查明确退变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理疗或药物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