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的危害主要包括肝脏损害、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损伤、神经系统影响以及增加癌症风险等。长期或过量饮酒可能对健康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需引起重视。
1.肝脏损害
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引发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持续酗酒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2.心血管疾病
过量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失常,增加高血压和心肌病的发生风险。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等物质会损伤心肌细胞,长期饮酒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同时还会影响血脂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3.消化系统损伤
酒精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出现反酸、腹痛等症状。大量饮酒会刺激胰液分泌,导致急性胰腺炎。长期酗酒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影响营养吸收。
4.神经系统影响
酒精具有神经毒性,会破坏脑细胞膜结构,影响神经递质平衡。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严重时引发酒精性脑病。酗酒者还易出现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周围神经病变。
5.癌症风险增加
酒精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其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DNA并干扰修复机制。长期饮酒与肝癌、食道癌、口腔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饮酒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致癌风险越高。
建议日常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宜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若已出现肝区不适、消化道出血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备孕人群、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