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损伤、周围神经炎、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视神经损害等。患者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1.肝损伤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这是由于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可能干扰肝细胞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药物性肝炎,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周围神经炎
异烟肼可能引起手脚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炎症状,这与药物干扰维生素B6代谢有关。临床常建议患者遵医嘱联用维生素B6补充剂以预防神经毒性反应。
3.胃肠道反应
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常见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与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建议患者饭后服药,必要时可使用奥美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
4.过敏反应
链霉素、利福平等药物可能引发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等免疫反应,与个体对药物成分过敏相关。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5.视神经损害
乙胺丁醇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色觉异常等视神经毒性,其发生与药物剂量相关。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接受眼科检查,特别是长期大剂量用药者。
肺结核治疗需坚持规范用药6-9个月,患者切勿因副作用自行停药或减量。用药期间应每月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等指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饮酒,确保充足休息以增强机体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