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感染通常需要根据感染程度采取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法。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日常护理
包皮感染后需注意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可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和潮湿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滋生。同时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加重炎症。
2.外用药物
感染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类药膏,抑制细菌繁殖。若伴有真菌感染,可联合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清洗并擦干患处,均匀涂抹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需避免擅自使用含激素类药膏,以防加重感染。
3.口服药物
对于伴有红肿疼痛、渗液等中重度感染的情况,通常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需静脉注射给药。用药期间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4.手术治疗
包皮过长或包茎导致的反复感染,经评估后可考虑包皮环切术。手术能有效解除包皮包裹状态,改善局部清洁度。术后需按医嘱定期换药,使用高锰酸钾坐浴预防继发感染,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包皮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患处,每天更换内裤并进行高温消毒。若出现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到泌尿外科就诊。反复感染者建议进行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包皮过长者应每日翻起清洗,降低感染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