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织炎通常与细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进行抗感染治疗。该病起病急骤,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入侵皮下组织引发,常见于皮肤损伤或糖尿病患者。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起脓毒症,需尽早就医。
一、急性蜂窝织炎的原因1.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释放毒素引发局部红肿、疼痛及发热。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感染风险更高。
2. 皮肤屏障受损外伤、烧伤、手术切口或昆虫叮咬导致的皮肤破损,使病原体直接进入皮下组织。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并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
3. 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或化疗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细菌侵袭,感染易扩散形成广泛炎症。
二、急性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1. 一般治疗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局部冷敷缓解疼痛。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皮损,防止感染扩散至深层组织或血液。
2. 药物治疗轻度感染可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中重度感染需静脉滴注注射用青霉素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若形成脓肿,需联合甲硝唑片抗厌氧菌治疗。
3. 手术治疗局部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定期换药,并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出现持续高热、红肿范围扩大或波动感时,提示感染加重,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尤其糖尿病患者),避免辛辣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切勿自行使用偏方,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