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咳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原因引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因素夜间环境干燥或室内存在刺激性气味时,可能引起咽喉黏膜干燥或敏感,导致反射性咳嗽。这类情况通常改变环境湿度或远离刺激物后即可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夜间平卧时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刺激咳嗽反射。患者可能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过敏反应夜间接触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常伴有打喷嚏、眼痒等症状。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
4、胃食管反流平卧位时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引发呛咳,常伴随反酸、烧心感。治疗需调整饮食习惯,并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促动力药物。
若夜咳超过2周不缓解,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需尽快就诊呼吸内科或消化内科,通过胸部CT、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卧室空气流通,避免睡前过饱饮食,过敏体质者建议定期除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