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部位选择。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有效缓解皮炎症状。轻度皮损可选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中度皮损可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重度或肥厚性皮损需使用卤米松乳膏等强效激素,但面部及皮肤褶皱处应慎用强效制剂。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适用于面部、眼周等敏感部位或长期反复发作的皮炎。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且无激素类药物导致的皮肤萎缩副作用,但可能引起局部灼热感。
3、抗生素类药物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红霉素软膏适用于较表浅的感染,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耐药性问题。
过敏性皮炎患者用药前应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急性渗出期需先用硼酸洗液湿敷,待渗液减少后再涂抹药膏。治疗期间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用药后出现红肿加剧或新发皮疹,应立即停用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