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蜂蜇伤后通常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局部冷敷、遵医嘱用药、观察症状并及时就医。蜂蜇伤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全身中毒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立即处理伤口被蜂蜇伤后需尽快检查皮肤,若毒针残留在皮肤内,应使用镊子或卡片等工具轻轻将毒针刮出,避免挤压导致毒液扩散。随后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减少毒液吸收。蜜蜂毒液呈酸性,可选用弱碱性液体冲洗;马蜂毒液偏碱性,可用弱酸性液体处理。
2、局部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蜇伤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半小时后可重复操作。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遵医嘱用药若出现皮肤瘙痒或红肿,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胶囊等止痛药。局部感染者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4、观察症状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全身过敏反应,或恶心、少尿等中毒症状。轻微局部反应通常1-3天消退,若出现胸闷、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提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
5、及时就医被成群蜂类蜇伤、头颈部蜇伤或既往有蜂毒过敏史者,即使暂无严重症状也应尽早就医。医疗机构可能进行抗过敏、补液、抗休克等治疗,严重肾功能损伤者需血液净化。
被蜇伤后应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加速毒液扩散。蜇伤24小时内需有人陪护观察病情变化。外出时建议穿长袖衣物,避开蜂巢区域,过敏体质人群可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若出现全身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