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萎缩可能是生理性老化所致,也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该现象主要表现为脑体积缩小、脑沟增宽等结构性改变,具体病因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神经元会逐渐退化,脑组织体积自然缩小。这种生理性萎缩进展缓慢,可能伴随轻度记忆力减退,但通常不会显著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通过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可见脑室扩大、皮层变薄等特征性改变。
2、阿尔茨海默病
该疾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病变,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突触连接减少。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力丧失、语言能力衰退等。确诊需结合神经心理学评估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常用治疗药物包括盐酸多奈哌齐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美金刚缓释片等。
3、脑血管疾病
反复发生的脑梗死或慢性脑缺血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继而引发萎缩性改变。这类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常伴随肢体活动障碍、构音不清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脑循环。
若出现明显认知功能下降或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脑萎缩的具体病因。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