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通常需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同时需配合后续观察或处理。药物流产适用于早期妊娠终止,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引发大出血等风险。
1、米非司酮该药物属于抗孕激素制剂,可通过拮抗孕酮活性,促使胚胎与蜕膜组织发生坏死、剥离。通常需空腹服用,服用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腹痛等反应,属于药物正常作用,但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2、米索前列醇该药物属于前列腺素类似物,可促进子宫收缩和宫颈软化,帮助胚胎及蜕膜排出体外。一般需在服用米非司酮24-48小时后使用,用药后需在医院观察2-6小时,记录妊娠物排出情况及出血量。若出血过多或妊娠物未完全排出,需及时处理。
3、后续处理药物流产后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内无残留,若存在不全流产,可能需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或进行清宫手术。流产后2周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预防感染。
进行药物流产前必须经超声检查明确为宫内妊娠,且孕周需在49天以内。用药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2倍时需立即就医。流产后建议休息1-2周,均衡饮食并注意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血HCG监测直至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