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患者通常可以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类药膏、抗组胺类药膏以及中药类药膏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皮损类型、严重程度及部位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适用于轻度皮炎。常见的有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或大面积涂抹,以免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皮炎,属于非激素类药物,可降低长期使用激素的风险,但部分患者涂抹后可能有短暂灼热感。
3、抗生素类药膏
若皮炎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控制感染,涂抹前需清洁局部皮肤,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4、抗组胺类药膏
如苯海拉明乳膏、多塞平乳膏等,可缓解瘙痒症状,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炎症反应,但皮肤破损处需慎用,以免刺激创面。
5、中药类药膏
如丹皮酚软膏、除湿止痒软膏等,含丹皮酚、蛇床子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痒作用,适用于慢性皮炎辅助治疗,但需注意是否对中药成分过敏。
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搔抓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以减少摩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若涂抹药物后出现红肿加重、渗出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或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