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情况下会得青光眼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青光眼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眼部结构异常、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以及药物使用等有关。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及时排查。

1、遗传因素

青光眼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或直系亲属患有青光眼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导致房水生成与排出失衡,进而引起眼压升高。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视神经状态。

2、年龄增长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更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增厚、前房变浅,可能阻塞房角影响房水排出。开角型青光眼虽然可见于各年龄段,但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2%-3%。

3、眼部结构异常

前房浅、房角狭窄、眼轴过短等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诱因。高度近视患者因眼球结构改变,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增加3-4倍。角膜厚度过薄(低于500μm)可能影响眼压测量准确性,增加误诊风险。

4、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青光眼发病率较常人高1.5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发生激素性青光眼的概率可达30%-40%。

5、药物使用

全身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局部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可能损伤小梁网功能,导致眼压升高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激素性青光眼。

建议具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每1-2年进行眼科专项检查,包括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和视野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暗环境用眼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若出现虹视、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