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严格用药管理、预防感染、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以促进恢复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1、严格用药管理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他克莫司、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等,需按时按量服药并避免漏服或自行调整剂量。此类药物能降低排斥反应风险,但可能引起肝肾负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若出现呕吐、腹泻等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情况,需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方案。
2、预防感染术后3-6个月为感染高发期,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每日通风消毒。避免接触宠物、盆栽土壤等潜在感染源,外出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餐后勤漱口,便后使用碘伏消毒肛周。体温超过38℃或出现咳嗽、尿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3、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需遵循高蛋白、低脂、低盐原则,避免生食及未灭菌乳制品。术后1个月内以室内活动为主,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禁止游泳、举重等剧烈活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戒烟并严格禁酒,避免二手烟环境。
4、定期复查监测术后前3个月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之后根据情况调整为每2周或每月1次。每3个月需进行移植器官超声检查,每年接受心肺功能评估。需记录每日血压、血糖、尿量等数据,复诊时携带供医生参考。
5、心理调节支持约35%移植受者术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支持小组等方式调节。家属需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避免过度保护导致社会功能退化。术后6-12个月可逐步恢复轻工作,但需避免高压环境。
术后3个月内应特别注意排斥反应征兆,如移植区域肿胀疼痛、尿量骤减、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建议随身携带移植卡,注明用药明细和主治医生联系方式。保持作息规律,冬季注意保暖防流感,夏季避免暴晒中暑,建立包含移植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师的多学科随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