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可能与喂养不当、胃肠道感染、肠套叠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诱因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喂养不当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若喂奶过快、过量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吞咽空气或胃部受压引发呕吐。此时需调整喂养方式,减少单次喂奶量,喂奶后竖抱拍嗝,避免立即平躺。若因乳糖不耐受引起,可遵医嘱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
2、胃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易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伴腹泻、发热。需注意补液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若存在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3、肠套叠
多见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和呕吐。确诊后需在48小时内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者需腹腔镜手术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因此出现血便、腹部包块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
日常护理需注意观察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呕吐后保持侧卧位防误吸,清洁口腔避免残留物刺激。6小时内暂禁食,随后从米汤等流质开始逐步恢复饮食。若出现哭闹不止、囟门凸起、尿量减少等表现,或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