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24小时尿蛋白怎么回事,怎么办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检测结果异常,通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一过性蛋白尿,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不超过0.15克。这种情况下尿液中泡沫可能在静置后消散,且不伴随水肿、血尿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并调整饮食后多可自行恢复。

2、肾炎

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时,血液中蛋白质会漏入尿液,常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患者可能伴有血尿、眼睑水肿及血压升高等表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达1-3.5克。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以控制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恶化。

3、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是该病主要特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超过3.5克,伴随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严重时会有胸腔积液。治疗常需联合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输注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

4、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肾小球硬化,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增加。患者通常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可能合并视网膜病变。除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可配合羟苯磺酸钙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肾脏微循环。

若排除生理性因素后仍存在蛋白尿,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蛋白定量,严格限制每日盐摄入量(建议<5克),避免食用咸菜、腊肉等高盐食物。合并水肿者需记录每日尿量,睡眠时可采用抬高下肢的体位促进体液回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