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肌肉酸痛可能是过度劳损、运动损伤、乳酸堆积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也可能与肌肉拉伤、筋膜炎等疾病因素有关。
1、过度劳损长时间提拉重物、频繁进行上肢运动可能导致肌肉持续紧张,引发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酸痛感。建议调整劳动强度,每小时休息5-10分钟,配合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运动损伤高强度训练或姿势不当易造成肌纤维微损伤,常伴随肿胀、活动受限。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加压包扎、抬高患肢,72小时后转为热敷。
3、乳酸堆积剧烈运动后肌肉缺氧导致乳酸生成增加,通常会在24-72小时内自行消退。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代谢,如散步、骑自行车,配合温水浴加速乳酸清除。
4、肌肉拉伤超过肌肉承受力的牵拉可能引发肌纤维撕裂,疼痛剧烈且伴有瘀斑。需制动2-3周,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反应。
5、筋膜炎长期劳损引发的筋膜无菌性炎症,表现为晨起僵硬、特定体位疼痛明显。可采用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3-5次疗程)配合筋膜拉伸训练,必要时局部注射得宝松注射液。
出现持续性酸痛超过1周,或伴随皮肤麻木、力量减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骨科进行肌电图、MRI等检查。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伏案工作者建议每45分钟起身活动上肢,健身人群需重视运动前后的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训练。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联用不同种类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