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排异反应是什么意思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排异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外来物质产生的排斥反应。当免疫系统识别到移植物中的异体抗原后,会激活免疫细胞进行攻击,导致移植物受损或功能异常。

排异反应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有关。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自我”和“非我”物质来保护机体,而移植物的细胞表面抗原与受体不同时,会被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识别为外来威胁。此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抗体等物质,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最终破坏移植物结构。

根据发生时间和机制不同,排异反应可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超急性排异反应在移植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主要由预存抗体引起;急性排异反应多在移植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以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为主;慢性排异反应则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表现为移植物血管内膜增生和纤维化。

出现排异反应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移植部位肿胀疼痛、移植物功能减退等症状。例如肾移植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肝移植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表现。

为降低排异反应风险,移植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和移植物功能指标。若出现疑似排异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移植物失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