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胃肠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住院治疗等方式改善。胃肠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1、调整饮食
胃肠炎患儿消化功能较弱,需减少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可适当进食米汤、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轻中度脱水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溶液。若出现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症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体液。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能缓解腹泻症状。
4、住院治疗
若患儿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等严重症状,需及时住院接受心电监护、吸氧、静脉用药等综合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及脱水情况,避免随意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餐具需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快前往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