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的正常值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脉搏范围通常为60~100次/分,儿童及婴幼儿的脉搏较快,而运动员或长期运动人群可能略低。若脉搏持续异常,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成年人正常脉搏范围健康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搏通常为60~100次/分。长期进行耐力训练的人群基础代谢率较低,可能出现50~60次/分的生理性心动过缓。老年人心率可能因血管弹性下降而轻微增快,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2、儿童及婴幼儿脉搏特点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正常心率为100~175次/分,1个月至1岁婴儿为100~160次/分,1~3岁幼儿为90~150次/分。学龄前儿童脉搏逐渐接近成人水平,6~10岁约为70~110次/分。这种生理性心率偏快与机体代谢旺盛相关。
3、影响脉搏的常见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状态可致暂时性脉搏增快,体温每升高1℃约增加10次/分。病理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力衰竭等可引起持续性脉搏异常。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也会影响脉搏频率。
测量脉搏时应选择桡动脉或颈动脉,在静息状态下测量1分钟。若发现脉搏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特别是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日常应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