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囊腺肌症是怎么回事

谢正元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胆囊结石、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病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黏膜增生,部分患者可能无典型症状,但也可能伴随右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

1、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慢性胆囊炎反复刺激胆囊壁,可能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并侵入肌层,形成特征性的罗-阿氏窦结构。患者常伴随右上腹持续性隐痛、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等表现。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利胆片、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

2、胆囊结石

结石长期摩擦胆囊黏膜,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修复性增生,进而诱发腺肌症。此类患者多伴有胆绞痛、黄疸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消旋山莨菪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需手术取石。

3、胆汁淤积

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滞留,胆囊内压力增高可能促使黏膜向肌层凹陷生长。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胆汁淤积体征。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

若确诊胆囊腺肌症,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对于合并胆囊结石、反复胆绞痛或存在癌变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行胆囊切除术。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进食习惯,出现持续腹痛或黄疸时应及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