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在中医理论中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类型,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尿频尿急以及畏寒或潮热等。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1.腰膝酸软肾主骨生髓,肾虚时骨骼失于濡养,可能出现腰部酸痛、下肢无力等症状,尤其在久站、劳累后加重。部分患者还伴有足跟疼痛。
2.头晕耳鸣肾精不足无法上充于脑,易出现眩晕感,伴随持续性耳鸣,声音如蝉鸣般微弱,夜间或安静时尤为明显,可能影响听力。
3.性功能减退肾藏精主生殖,男性可能出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女性常见月经量少、经期推迟或闭经,部分人群伴随性欲下降。
4.尿频尿急肾气虚导致膀胱气化失常,表现为夜尿增多(夜间排尿≥2次)、尿后余沥,严重时可能出现尿失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
5.畏寒或潮热肾阳虚者常有四肢发冷、畏寒喜暖、五更泄泻等症状;肾阴虚者则易出现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颧红咽干等虚热表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通过舌诊、脉象等综合辨证。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肾阳虚者适量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肾阴虚者宜选择山药、枸杞等滋阴食材,但具体调理方案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