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底下溃疡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感染、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疾病因素有关。日常进食不当可能造成局部黏膜损伤,而感染或免疫异常也可能引发溃疡,建议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1、生理性原因舌头底下的黏膜较为脆弱,若进食过硬、过烫的食物,或不小心咬伤、摩擦局部黏膜,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形成溃疡。这类溃疡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白色假膜,伴有轻微疼痛感。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避免刺激性饮食,多数在1-2周内自行愈合。
2、口腔感染疱疹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病毒侵入黏膜细胞后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常伴随红肿、灼痛等症状。细菌感染还可能引起化脓性溃疡,表面可见黄色分泌物。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喷剂、西地碘含片、康复新液等药物促进修复。
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该病与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相关,溃疡呈周期性发作,好发于舌腹、颊黏膜等部位。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会攻击口腔黏膜上皮,形成边界清晰的溃疡灶,疼痛感较明显。治疗时可选用曲安奈德口腔糊剂、氯己定含漱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缓解症状。
若溃疡持续不愈超过2周,或伴有明显肿胀、渗血、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药物涂抹。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舌下区域,避免进食坚果壳、鱼刺等尖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