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由医生制定方案。常用药物包括解痉止痛药、抗生素、利胆药物等,必要时需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1、药物治疗
若胆囊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例如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出现胆绞痛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缓解疼痛。对于胆固醇性胆囊炎,可选用熊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物辅助溶解胆固醇结晶。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调整。
2、手术治疗
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发生胆囊穿孔、化脓等严重并发症时,通常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若经药物治疗48小时无效,或伴有胆囊积脓、坏疽等情况,也建议及时手术。术后需注意切口护理,逐步恢复饮食。
3、支持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疼痛剧烈时可短期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清淡流质饮食过渡到低脂饮食。慢性胆囊炎患者需长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进食习惯。
胆囊炎患者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或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观察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避免暴饮暴食诱发疾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