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通常需要经过肠道准备、麻醉、插入内镜、观察取样等步骤,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完成。该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肠道黏膜是否存在病变,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1、肠道准备
检查前1-3天需遵循低纤维饮食,检查当日需禁食。医生会开具清肠药物,患者需按说明书服用,通过多次排便将肠道内容物排空,确保视野清晰。若肠道清洁不彻底,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2、麻醉方式
普通肠镜无需麻醉,检查过程中可能有腹胀或牵拉感。无痛肠镜需静脉注射短效麻醉剂,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可减少不适感。麻醉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插入内镜
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将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肠镜从肛门缓慢插入。操作过程中会通过注气扩张肠腔,便于观察黏膜形态。肠镜可到达回盲部,全程约需15-30分钟。
4、观察取样
医生通过显示屏实时观察结肠各段黏膜情况,发现息肉、溃疡等病变时,可用活检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较小息肉可能直接切除,较大病灶需后续治疗。
检查结束后需在观察区休息,无痛肠镜患者需等待麻醉清醒。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胀,排气后可缓解。若出现剧烈腹痛或便血,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检查结果异常者需定期复查,肠道息肉切除患者应遵医嘱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