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主要表现为毛囊周围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瘙痒疼痛、脱皮结痂,严重时可引发淋巴结肿大。该疾病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面部、颈部等毛发密集部位。
1.红色丘疹
毛囊炎初期通常表现为毛囊口周围出现红色小丘疹,直径约2-5毫米,触摸时有明显隆起感。这是由于病原体侵入毛囊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
2.脓疱形成
随着病情发展,丘疹顶端可能形成黄白色脓疱,内含脓性分泌物。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时,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液,此时若自行挤压可能造成感染扩散。
3.瘙痒疼痛
炎症刺激会导致患处出现灼热感或压痛,部分患者伴随持续性瘙痒。这种症状在头皮毛囊炎中尤为明显,梳头或触碰时疼痛感可能加剧。
4.脱皮结痂
脓疱破溃后会形成黄色痂皮覆盖创面,周围可能出现鳞屑脱落。这种情况表明局部组织进入修复期,但痂皮下仍可能存在活性病原体。
5.淋巴结肿大
当感染累及较深或范围较广时,邻近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压痛。例如颈部毛囊炎可能引发下颌淋巴结反应,提示机体免疫系统正在对抗感染。
日常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挤压皮损。若出现多个脓疱融合、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并注意个人卫生用品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