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早搏和房颤的区别有哪些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早搏和房颤是两种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主要区别体现在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通常可以从定义、病因、症状表现、心电图特征和治疗方式进行区分。

1.定义不同

早搏是指心脏某一部位提前出现的异常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颤则是心房内出现快速且紊乱的电活动,使心房无法规律收缩,表现为心房颤动,心室率通常不规则。

2.病因不同

早搏可能与情绪紧张、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电解质紊乱或器质性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有关。房颤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年龄增长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3.症状表现不同

早搏患者可能感到心慌、心脏“漏跳”或“停搏”感,部分人无明显症状。房颤患者常有心悸、胸闷、乏力,严重时可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长期房颤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

4.心电图特征不同

早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提前出现的QRS波(室性早搏)或P'波(房性早搏),其后有代偿间歇。房颤的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

5.治疗方式不同

早搏若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房颤需综合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如地高辛)、抗凝治疗(如利伐沙班)以预防血栓,部分患者需接受射频消融或电复律。

若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日常应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诱发因素,规律作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