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以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存在,其中包囊具有较强抵抗力,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原虫在结肠内侵袭肠黏膜,形成溃疡并引发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频繁腹泻、果酱样血便、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肠穿孔、肝脓肿等严重情况,慢性感染还可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预防阿米巴痢疾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出现持续腹泻伴血便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近期有热带地区旅居史的人群。确诊需通过粪便检测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抗菌治疗,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