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埋线是什么治疗方法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埋线是一种中医疗法,通常指将可吸收的羊肠线等材料埋入穴位内,通过持续刺激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它结合了针灸和穴位刺激的原理,常用于慢性疾病或特定症状的调理。

埋线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消化功能紊乱、月经不调以及单纯性肥胖等病症。通过将线体植入特定穴位,可产生长效的穴位刺激作用,促进气血运行。例如在三阴交、足三里穴等穴位埋线,可调节胃肠功能;在腰背部穴位操作可缓解慢性腰痛。

该治疗需由中医师操作,使用特制套管针将灭菌处理的线体植入皮下或肌层。操作时需避开血管神经,术后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或轻微红肿,通常2-3天自行消退。线体在体内约15-20天逐渐吸收,期间持续发挥治疗作用。

进行埋线治疗后24小时内应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皮肤感染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不宜接受该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术后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相关推荐
中医埋线方法是什么
埋线疗法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特制的可吸收蛋白质线埋入穴位,刺激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1.选择适应证:埋线疗法主要适用于肥胖、失眠、慢性胃炎、哮喘等慢性病症,以及某些亚健康状态。根据不同病症,医生会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埋线。2.材料选择:通常使用动物肠线或合成线,这些线材能够在人体内逐渐被吸收,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排斥现象。3.穴位定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与之对应的穴位。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等,每个穴位的功效有所不同。4.埋线过程:a.消毒:在进行埋线前,首先对选定的穴位区域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b.穴位标记:使用无菌针灸针在皮肤上轻轻标记出要埋线的准确位置。c.埋入线材:医生利用特制的埋线针,将蛋白质线穿入穴位内,一般深度为0.5-1厘米。每次埋线的数量和长度需根据具体条件决定。5.后续护理:a.保持清洁:埋线后24小时内避免用水冲洗埋线部位,以免感染。b.避免剧烈运动:埋线后的几天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埋线效果。c.定期复诊: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通常每隔2-4周需进行一次埋线,持续数月至半年不等。埋线疗法虽然效果显著,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对于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溃疡者等,需谨慎选择。埋线时必须严格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杨宁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2918379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