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通常包括原发病治疗、限制钠盐摄入、药物治疗、腹腔穿刺放液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
1.原发病治疗
针对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或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
2.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2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适当限制饮水量,每日液体摄入不超过1.5升,有助于减少腹水生成。
3.药物治疗
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是常用利尿方案,通常起始剂量为螺内酯100毫克/天、呋塞米40毫克/天,根据尿量及体重变化调整剂量。顽固性腹水可加用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
4.腹腔穿刺放液
对于张力性腹水患者,每次可放出4000-6000毫升腹水,术后需补充白蛋白(每放1000毫升补充8克)防止循环功能障碍。反复放液需警惕电解质紊乱风险。
5.手术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显著者,可将门静脉压力降低至12mmHg以下。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80%。
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腹围及电解质水平,避免自行调整利尿剂剂量。若出现意识改变、呕血或腹水快速增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住院治疗。长期管理需结合营养支持、戒酒等措施,配合医生进行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