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遗传。其发生和发展通常受遗传因素与后天用眼习惯的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
近视的遗传风险与父母近视程度相关。若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可能增加。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但此类情况较为少见。大多数中低度近视属于单纯性近视,遗传倾向相对较弱,主要与后天用眼环境相关。
后天用眼习惯对近视发展起关键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读写姿势不当、光照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眼轴异常增长。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阶段若持续高强度用眼,即便无遗传背景也可能发展为近视。研究显示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
建议从3岁起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尤其有家族近视史者更需加强监测。日常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读写姿势,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增加户外自然光暴露时间。若出现视物模糊、眯眼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等专业检查,通过科学验配眼镜或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控制度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