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液治疗、退热止痛、重症监护、止血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补液治疗
登革热患者常因高热、呕吐等原因导致体液丢失,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量和速度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尿量及血液浓缩情况调整。
2.退热止痛
患者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该药物相对安全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需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出血倾向。
3.重症监护
对于出现登革休克综合征或严重出血的患者,需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措施包括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4.止血治疗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时,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抑制纤溶亢进。
5.并发症预防
密切监测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指标。对于出现急性肝损伤者,可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患者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饮食宜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意识改变或皮肤瘀斑扩大等症状,提示可能进展为重症,需立即急诊处理。所有治疗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