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通常具有传染性,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其传播途径多样,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引发聚集性感染。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疱疹液、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经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感染者的粪便中也可能排出病毒,持续数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即使症状消退,仍可能通过消化道排出病毒。
为降低传染风险,患病儿童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家庭及托幼机构应加强环境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尤其在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并暴晒被褥。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
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医疗机构对确诊病例会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家长需配合落实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