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肛周脓肿的形成可能与局部感染、免疫力低下、肛腺发育不全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日常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必要时及时就医。
1、局部感染新生儿皮肤娇嫩,肛周黏膜易受粪便或尿液刺激出现破损,若清洁不及时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形成脓肿。若脓肿较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涂治疗,同时配合碘伏消毒。
2、免疫力低下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局部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摩擦肛周皮肤,保持干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
3、肛腺发育不全新生儿肛腺导管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分泌物排出不畅,进而引发肛周感染。若形成脓肿且体积较大,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引流术,术后需每日进行伤口换药护理。
若发现新生儿肛周出现红肿、硬结或异常哭闹等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小儿外科就诊。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护理,避免自行挤压或挑破脓肿,以免加重感染。日常应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排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肛周并轻柔擦干。